前不久,日本在广岛举行了遭受原子弹轰炸八十周年的纪念仪式。会上,日本首相发表了庄重的讲话,强调必须防止广岛和长崎的悲剧再次重演,言辞沉痛。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联合国也郑重参与其中,不仅对死难者表示哀悼,还呼吁全球共同维护和平。但问题在于,他们似乎遗忘了一个根本性事实——当年是谁投下原子弹,又因何而对广岛、长崎实施轰炸?与其单纯“纪念”,更应深刻反省。对此,我国驻联合国记者徐德智就公开提出质疑,直戳要害。
一、广岛核爆八十年:铭记与遗忘
2025年8月6日,距离广岛遭遇核弹轰炸整整八十年。日本首相在纪念仪式上追悼死难者,场面肃穆。确实,1945年那场浩劫让无数生命瞬间消逝。据统计,当天约有7.8万人死亡,伤亡总数超过二十万。核弹“小男孩”在广岛上空爆炸的一瞬间,整座城市化为焦土。三天之后,美军又在长崎投下了“胖子”,日本再次陷入核火炼狱。六天后,日本不得不宣布无条件投降,并于9月2日签署投降书,二战由此落幕。
展开剩余78%不可否认,广岛与长崎的数十万平民为战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然而,日本在纪念活动中,却往往只突出“受害者”的角色,而极少谈及为何会遭到原子弹打击。八十年来,日本每逢8月6日和9日举行和平纪念,却鲜有反思自身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。
二、受害者姿态与历史反思的缺席
日本政府在核爆纪念问题上的姿态一向高调,把自己描绘为二战受害国,却极少提及当年军国主义侵略的滔天罪行。更令人遗憾的是,日本没有为其发动战争所导致的无数亚洲人民死亡设立纪念设施,反而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却年年香火不断。每逢八月,日本国内大规模悼念的焦点大多停留在“原子弹受害者”身上,却避而不谈背景真相:如果没有侵略扩张,就不会有原子弹的轰炸。日本媒体更是有意渲染“自己是战争受害者”,轻描淡写乃至完全忽略了当年的残忍侵略行为。
三、联合国的呼吁与中国记者的追问
在这种氛围下,联合国对日本的纪念活动竟做出积极回应,不仅派代表致哀,还强调“无核世界”“和平人道”。这似乎让日本摇身一变成为“和平倡导者”,而实际的侵略者与罪行被轻描淡写。对此,我国记者徐德智在联合国记者会上直接发问:“当年是谁向日本投下了原子弹?”秘书长发言人一愣,最终回答“美国”。徐德智紧接着又问:“为什么日本会成为目标?”这一问题让现场瞬间安静。事实上,这正是问题的核心:日本八十年来只强调自身被害,却不肯承认被轰炸的根本原因——正是因为他们发动了侵略战争。
四、反思与启示
若日本未在亚洲大肆扩张、未制造南京大屠杀等惨剧,美国又为何会选择用核弹终结战事?所谓“受害”,更像是自酿苦果。今天若只强调日本的核爆痛苦,却对中国三千五百万同胞的牺牲只字不提,这是对历史的扭曲,对和平的亵渎。真正的反思不应止步于哀悼,而应直面侵略历史,向真正的受害者认错与道歉。
八十年过去,日本依然忙于扮演受害者,却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扩张话语权,甚至打着“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”的旗号干涉他国内政。这种态度说明,他们并未真正吸取历史教训。
结语
如果说2025年的广岛核爆纪念日是“伟大的日子”,那么它属于全世界——提醒世人牢记二战的代价,反思日本为何会被轰炸。历史不容忘记,真正的和平需要诚实的反思与共同的守护。日本若继续逃避侵略责任,只会在“受害者”的表象背后暴露出更深的虚伪。只有直面历史,世界才能真正避免悲剧重演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多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